引言:回首過去幾周全民抗疫歷程,感慨頗多。作為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明日控股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關鍵階段,如何把小我融入到大我當中,彰顯企業社會擔當?在這過程中,利用自身在塑化產業鏈上的優勢,我們又做了些什么?
疫情“陰霾”下,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物資成為一線醫護人員、企業復工、普通百姓的“防護盾”。但是,面對洶涌而來的疫情,醫療防護資源極度短缺,如何填補需求缺口,如何提升醫療防護資源從原材料供應到生產加工再到終端使用這一供應鏈的效率,成為產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明日控股作為“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主動承擔起了抗擊疫情原材料供應的重要責任。為保障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針筒、消毒容器等醫療及醫療防護物資生產原材料供應充足,公司在春節期間緊急籌措資金,利用自身在塑化產業鏈上的資源優勢,從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煤能源、陜西延長、東華能源等國內知名石化生產企業采購超過5000噸聚丙烯纖維料與透明料、7000多噸聚乙烯瓶子料、2000多噸護目鏡PC料等原材料,為前線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及時送去了生產所需的原材料。
在“戰疫”緊要關頭,明日控股還通過利用自身資源協調能力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通過點價、遠期預售、保價等新型貿易模式,幫助大批下游塑料制品企業,包括部分醫護物資生產企業,為當前及未來企業復工后的生產,提前鎖定遠期原材料貨源及生產成本,使得工廠得以集中精力做好生產和銷售。
2月3日節后期貨開盤第一周,塑化原料期貨價格波動劇烈,開盤伊始盤面價格暴跌6%至跌停板,導致期貨盤面一度貼水現貨。基差升貼水結構的轉變使遠期預售、遠期點價成為可能,明日控股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為下游塑料制品生產企業提前鎖定遠期原材料貨源及采購成本,累計服務全國各類下游企業多達640余家,提供原材料超過50000噸,較好地保障了生產企業的遠期貨物供應,其中醫療及醫療防護物資原材料聚丙烯纖維料與透明料實現銷售近10000噸,這其中包括了諸多大型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如江蘇樹林無紡布有限公司、江蘇蘭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南通匯優潔醫用材料有限公司等,為一線“抗疫”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
在抗疫過程中,明日控股得到了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陜西省塑料工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肯定和好評。我們相信,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民眾志成城,戰疫必勝,春暖花開的那天必將很快到來。
(辦公室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