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片電阻開裂失效分析
引言
貼片式元器件具有體積小、質量輕、組裝密度高、性能優良、成本低等諸多優點;但在實際應用中,因其結構脆、易出現裂紋空洞而引起器件斷裂等失效問題,嚴重影響產品組件的可靠性。本文以貼片電阻開裂失效分析為例,通過形貌觀察、切片分析、斷口分析等方法,分析貼片電阻的失效原因與失效機理,并提出改善建議。
一、案例背景
某電子設備的開關電源出現不良,分析為電阻開裂導致,不良率為約0.32%。
二、分析過程
1. 外觀檢查
利用體視顯微鏡對失效電阻及正常電阻表面進行外觀檢查, 所有失效電阻上表面及側面都發現裂紋現象,裂紋主要沿調阻槽分布。正常電阻表面完好,未發現明顯異?,F象。
圖1. 失效電阻外觀檢查照片
2. 阻值測量
為了確認失效電阻阻值是否變化,將電阻兩端連線割斷后,利用微小歐姆計對電阻進行阻值測量。測量結果顯示,割線后,失效電阻阻值無窮大,而正常電阻阻值為215.81mΩ(阻值正常),說明失效電阻存在開路現象。
3. X-Ray透視觀察
利用X-Ray對失效電阻及正常電阻進行透視觀察。失效電阻開裂位置均沿調阻槽分布,呈現貫穿性開裂現象。正常電阻未發現開裂等異常現象。
圖2. 失效電阻及正常電阻X-Ray觀察照片
4. 剖面分析
為了觀察電阻開裂狀況,對失效電阻及正常電阻分別進行切片分析,結果如下。
失效品電阻:如圖3及表1所示,切片后觀察結果:①電阻完全斷裂,斷口整齊,電阻開裂位置向上拱起;②經SEM放大觀察及成分確認,電阻與PCB之間除發現封裝硅膠填充外,還發現較大界面間隙,說明開裂發生在灌膠之后,并且電阻承受了較大彎曲應力影響;③開裂界面及電阻下方未發現異常異物存在,排除界面異物殘留對電阻開裂影響。
圖3. 失效品電阻位置切片后SEM圖片及EDS能譜圖
表1. 失效品電阻位置切片后成分測試結果(wt.%)
正常品電阻:如圖4所示,切片結果顯示:①電阻完好,未見明顯開裂等異常現象;②調阻槽傷及陶瓷基體,影響電阻整體強度。
圖4. 正常電阻位置切片后SEM照片
以上結果表明,電阻開裂發生于灌膠之后,并且承受過較大彎曲應力影響,導致電阻呈現脆性斷裂并向上拱起。發現調阻槽傷及陶瓷基體,影響電阻整體強度。
5. 斷口分析
為了進一步確認電阻開裂是否為脆性斷裂,將開裂電阻取下,用SEM對斷口兩側進行觀察,結果如圖5及表2所示。
觀察結果顯示:①斷口界面整體平整,呈現脆性斷裂形貌;②局部放大后,可以觀察到開裂界面沿調阻槽分布,且調阻槽傷及陶瓷基體;③成分分析顯示,開裂界面未發現異常元素存在,進一步排除界面污染對開裂的影響。
圖5. 失效品電阻開裂斷口形貌
表2. 失效品電阻開裂斷口成分測試結果(wt.%)
三、總結分析
通過對失效電阻及正常電阻外觀檢查、電阻測量及X-Ray觀察分析,可以確定失效電阻發生了貫穿性開裂,開裂主要沿調阻槽分布。
通過剖面分析,結果顯示:①開裂電阻斷口整齊,呈現脆性斷裂特征;②開裂電阻下方發現界面間隙,電阻呈向上拱起特征,說明電阻開裂發生于灌膠之后,并且承受過較大彎曲應力影響;③開裂界面位置及電阻下方未發現明顯異物存在,排除異物對電阻開裂的影響;②電阻調阻槽傷及陶瓷基體,影響電阻強度。
為了進一步確認電阻開裂是否為脆性斷裂,對斷口表面進行SEM+EDS分析,結果顯示:①開裂界面平整,呈現明顯脆性斷裂特征;②斷口界面未發現明顯異常元素存在,進一步排除界面異物對電阻開裂的影響;③發現調阻槽傷及陶瓷基體現象。
四、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導致電阻異常開裂的原因為:①電源灌膠后,電阻整體承受了較大彎曲應力,導致電阻沿調阻槽(調阻槽位置為電阻薄弱位置)位置脆性斷裂;②電阻調阻槽傷及陶瓷基體,影響電阻強度。
建議:
1. 排查電阻位置應力來源;
2. 減小調阻槽深度,避免調阻槽傷及陶瓷基體。
***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
- 聯系我們
深圳美信總部
熱線:400-850-4050
蘇州美信
熱線:400-118-1002
北京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東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廣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柳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寧波美信
熱線:400-850-4050
西安美信
熱線:400-85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