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漏電失效原因分析
引言
電阻器的失效機理是多方面的,材料工藝缺陷、工作條件或環境條件下所發生的各種理化過程都可能引起電阻失效,從而影響整機產品的使用可靠性。本文以電阻阻值降低失效為例,通過外觀檢查、X-ray檢查、thermal EMMI定位、SEM形貌觀察、切片分析等測試方法,分析其失效原因與機理。
一、案例背景
采樣電阻在PCBA上高溫高濕、帶電條件下發生失效,表現為阻值漂移。現進行測試分析,查找其失效原因。
二、分析過程
1. 外觀檢查
為確認失效樣品外觀是否存在明顯不良,對失效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失效樣品外觀無明顯的裂紋,破損等異常,正面絲印清晰。
2. X-ray檢查
為確認失效樣品內部是否存在明顯的結構異常,對失效樣品進行X-ray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失效樣品陶瓷基體無明顯的裂紋、破損,電阻調阻槽未發現有明顯的燒毀等異常。
圖1. 樣品X-ray形貌
3. 失效現象復現
為確認失效樣品的失效現象,割斷電阻在PCBA上與其他元器件的連接后,對失效樣品進行測試。常溫下測試,失效電阻阻值滿足規格書要求,把失效樣品放進40℃、90%RH溫箱,串聯一起加電400V,140小時后斷電,在常溫下測試發現失效電阻阻值發生明顯減小,低于規格下線。
4. Thermal EMMI定位分析
前面分析可知:在高溫高濕,帶電一段時間后電阻阻值發現減小,低于規格下限,說明電阻內部可能發生漏電現象。為確認電阻內部的漏電位置,對電阻進行了thermal EMMI定位分析,查找電阻內部電阻漏電點。
定位結果顯示:失效電阻內部發現有異常亮點,異常亮點主要集中在電阻調阻槽的縱軸方向,說明電阻調阻槽的縱軸方向存在漏電現象。
圖2. 失效樣品thermal EMMI定位形貌
圖3. 功能正常樣品thermal EMMI定位形貌
5. SEM形貌觀察
為確認失效樣品表面是否存在裂紋,空洞等異常,對樣品表面進行SEM形貌觀察。
觀察結果顯示:失效樣品表面有明顯的孔洞,未發現有明顯的裂紋。
圖4. 失效樣品SEM形貌
6. 切片分析
前面分析可知:失效電阻調阻槽內有漏電現象,未確認調阻槽內漏電的原因,對失效樣品進行切片分析。
切片結果顯示:
(1)#1失效樣品在調阻槽位置發現樹脂酥松及金屬殘余,通過EDS確認,金屬殘余的成分與電阻膜成分一致,說明調阻槽內存在電阻膜殘余。
圖5. #1失效樣品切片形貌
圖6. #1失效樣品切片EDS
(2)#2失效樣品在調阻槽位置發現金屬富集、樹脂層存在空洞,調阻槽內發現金屬殘余的現象,過EDS確認,金屬殘余的成分與電阻膜成分一致,說明調阻槽內存在電阻膜殘余。
圖7. #2失效樣品切片SEM形貌
圖8. #2失效樣品切片EDS
三、總結分析
外觀檢查、X-ray檢查等無損檢查未發現失效電阻外觀、內部結構發現有明顯缺陷;
失效現象復現確認,失效電阻在進40℃、90%RH,帶電140小時后出現了阻值漂移的現象,主要表現為阻值降低,且低于電阻規格下限,這與委托方反饋的現象一致;
為確認失效電阻內部導致阻值漏電的位置,對失效電阻進行了thermal EMMI定位。定位發現失效電阻調阻槽內部有異常亮點,亮點位置電阻內部漏電位置;
SEM形貌觀察發現電阻表現有明顯的孔洞,孔洞為水氣進入電阻內部提供了通道。
切片分析發現:失效電阻調阻槽內部漏電位置存在明顯的電阻膜殘余,樹脂層存在空洞、酥松等異常。而調阻槽內存在電阻膜殘余,在存在水氣的環境條件下,會導致調阻槽之間漏電流增大,而樹脂層存在空洞、酥松同樣會導致調阻槽之間的漏電流增加,這就是電阻在高溫高濕帶電條件下阻值降低的原因。
四、結論與建議
電阻阻值降低的原因為:失效電阻調阻槽內存在電阻膜殘余及樹脂層存在空洞及酥松等缺陷,在存在水氣的環境條件下,調阻槽內部漏電,最終導致電阻阻值降低。而調阻槽內存在電阻膜殘余屬于電阻本身的質量缺陷。
改善建議
通過DPA破壞性物理分析等手段加強物料的來料質量管控。
***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
- 聯系我們
深圳美信總部
熱線:400-850-4050
蘇州美信
熱線:400-118-1002
北京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東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廣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柳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寧波美信
熱線:400-850-4050
西安美信
熱線:400-85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