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炸裂!插件焊接前發現PCB焊盤出現“發黑”異常
心態炸裂!插件焊接前發現PCB焊盤出現“發黑”異常
引言
某PCB貼片回流焊接兩天后插件焊接前發現PCB焊盤出現“發黑”異常。對PCB進行測試分析,查找焊盤“發黑”的失效原因。
測試分析
1 失效確認
對NG PCB進行外觀檢查,確認失效現象,并與未過爐光板進行對比,發現NG焊盤顏色明顯偏暗,即焊盤“發黑”,且表面較為粗糙,呈塊狀形貌;而未過爐PCB焊盤表面呈棕黃色,表面較為平整,無明顯異常特征。
2 焊盤表面分析
對NG焊盤和未過爐光板進行表面分析,發現NG PCB表面存在兩種類型形貌:①明顯的膜狀覆蓋物,Cl含量較高,約為11.4wt%;②呈腐蝕結晶形貌,Cl含量同樣較高,約為14.7wt%,如圖1,表1所示;而未過爐焊盤表面較為平整,未發現明顯腐蝕形貌;焊盤表面主要成分為C、O、Cl、Cu,Cl含量為1.1wt.%~5.6wt.%,如圖2,表2所示。
圖1 NG焊盤表面SEM圖片及EDS譜圖
表1 NG焊盤表面EDS結果(Wt.%)
圖2 未過爐焊盤表面SEM圖片
表2 未過爐PCB焊盤表面EDS結果(Wt.%)
3 焊盤剖面分析
對NG PCB、未過爐光板焊盤進行剖面分析。如圖3,表3所示,NG PCB A區焊盤表面OSP膜呈結晶狀,厚度為3.68~4.29μm;NG PCB B區焊盤OSP膜呈霧狀,厚度為1.44~2.58μm;各區域OSP膜主要成分都為C、O、Cl、Cu,且Cl、Cu含量較高,分別為6.8 wt.%~16.8wt.%、41.7wt.%~73.3wt.%。
圖3 NG PCB焊盤剖面SEM圖片
表3 NG PCB焊盤剖面EDS結果(Wt.%)
如圖4,表4所示,未過爐焊盤OSP膜襯度均勻,無明顯雜質,厚度約為0.68~1.26μm。OSP膜主要成分為C、O、Cl、Cu,其中Cu含量為7.9wt.%,Cl含量為3.9 wt.%。
由以上測試結果可見,NG PCB OSP膜呈明顯的腐蝕形貌,主要與底銅腐蝕相關;OK PCB OSP膜與NG PCB存在巨大差異。兩者差異主要體現在底銅腐蝕。
圖4 未過爐PCB焊盤剖面SEM圖片
表4 未過爐PCB焊盤剖面EDS結果(Wt.%)
4 FT-IR分析
對失效PCB的焊盤表面進行紅外分析,發現NG焊盤表面主成分為酰胺化合物,而OSP膜成膜物質主要成分為含氯苯并咪唑衍生物。
圖5 FTIR紅外光譜譜圖
表5 FT-IR測試結果
5 TOF-SIMS極表面成分分析
利用TOF-SIMS對NG PCB、未過爐PCB焊盤表面進行成分分析,通過對比發現,NG焊盤極表面存在大量的Na、K異常元素,說明NG焊盤表面存在污染。結合EDS測試結果分析,Na、K異常元素僅存在焊盤極表面,與底銅的腐蝕無直接相關性。
表6 TOF-SIMS測試結果
6 XPS深度成分分析
利用XPS對NG PCB焊盤表面縱向方向成分進行分析(分別分析圖1中薄膜覆蓋區和明顯結晶區),并與未過爐PCB進行對比,結果如下:
①距離焊盤表面50nm深度時,NG PCB、未過爐PCB成分無本質差異。NG PCB Cu、Cl元素含量相對較高,Cu、Cl元素主要以離子態存在;未過爐PCB Cl元素主要以共價鍵為主,這與表面腐蝕結晶形貌相一致。
②距離焊盤表面250nm深度,NG PCB不同區域變化略有不同,Cu、Cl元素仍然主要以離子態存在。
表7 XPS測試結果(At%)
結論
OSP焊盤組裝過程中焊盤“發黑”是由于底銅腐蝕結晶所致,主要與Cl元素含量較高、流轉存儲過程無管控兩方面直接相關。
***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
- 聯系我們
深圳美信總部
熱線:400-850-4050
蘇州美信
熱線:400-118-1002
北京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東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廣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柳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寧波美信
熱線:400-850-4050
西安美信
熱線:400-85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