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A器件焊接過程又出現問題?
BGA器件焊接過程又出現問題?
引言
某型號BGA組裝過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連錫失效,且連錫的位置相對固定。
現測試分析失效PCBA、BGA原物料、 PCB光板、正常PCBA及 PCBA半成品(第一面回流焊接后),查找失效原因。
測試分析
1 外觀檢查
失效PCBA結構無明顯變形,問題BGA器件結構完好,未發現明顯異常現象。
2 CT斷層掃描分析
通過CT三維成像技術對BGA器件進行全面掃描分析,結果如下:
①連錫主要集中在器件其中一對角線的兩端;
②連錫失效對角線方向,焊點間隙明顯小于其他方向。
以上現象推測BGA在失效對角線方向變形嚴重,呈受擠壓的態勢。
圖1 CT斷層掃描結果
3 剝離分析
連錫失效BGA機械剝離后進行觀察,發現對角線邊緣位置兩處連錫現象,與X-Ray觀察結果一致。連錫部位焊錫與PCB表面呈現完全不潤濕,接觸面表現為擠壓形貌,可以排除綠油表面能異常導致連錫的可能性。
如圖2、圖3及表1-2所示,連錫焊點位置未發現異常元素,形貌特征與圖1完全一致。
圖2 失效BGA剝離后照片
圖3 失效BGA剝離后表面SEM圖片
表1 失效BGA剝離后表面成分測試結果(wt.%)
4 剖面分析
4.1 連錫切片分析
對失效BGA切片后進行SEM/EDS分析,連錫焊點IMC生成厚度正常,說明焊接熱輸入正常。連錫部位焊錫與PCB阻焊膜完全接觸,無空隙,這種現象預示著印刷錫膏過多或制程熱變形過大。
圖4 失效BGA剖面SEM圖片
表2 失效BGA剖面成分測試結果(wt.%)
4.2 焊點高度統計分析
為了確認邊角受壓變形的程度,通過切片測量的方法,對兩對角線方向上焊點高度及焊點間隙進行數據統計,結果如下:
失效BGA:
ROW1: 整體呈現兩邊焊點高度小、中間焊點高度大的趨勢,焊點高度最小146um, 最大201.3um,相差55.3um。焊點間隙呈現邊緣小中間大的趨勢,最小50.8um,最大102.7um;
ROW2(僅一半長度對角線): 整體呈現兩邊焊點高度小、中間焊點高度大的趨勢,焊點高度最小162.1um,最大190.9um,相差28.8um。焊點間隙呈現邊緣小中間大的趨勢,最小76.1um,最大118um。
焊點高度的降低是導致連錫失效的最為直接的原因。
圖5 失效BGA切片位置及焊點高度、焊點間隙統計圖
5 翹曲分析
為了確認物料在回流過程中對角線方向發生變形的程度,利用Shadow moiré設備,對的動態翹曲進行測試。
PCB:兩個整體都呈現凸變形,最大變形都發現在1-3對角線(失效對角線)上,分別發生在加熱階段的150℃和180℃,變形量為28um和24um。
BGA:兩個整體都呈現凸變形,(錫球朝下放置時候,器件整體呈凹變形),最大變形都發現在2-4對角線上,分別發生在冷卻階段的222℃和加熱階段的180℃,變形量為42um和47um,本BGA器件熱變形符合要求。
PCBA半成品:整體呈現凹變形,且1-3對角線變形更為顯著,與實際切片結果一致。
動態翹曲測試結果顯示,PCBA半成品焊接過程中整體發生凹變形,且失效對角線方向凹變形更為明顯,與焊接后實際變形趨勢一致。
結論
BGA在相對固定位置發生連錫的根本原因:PCBA半成品(第一面回流焊接)焊接過程中在固定對角線方向發生較大程度的凹變形,導致角落位置焊點受擠壓而連錫。
***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
- 聯系我們
深圳美信總部
熱線:400-850-4050
蘇州美信
熱線:400-118-1002
北京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東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廣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柳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寧波美信
熱線:400-850-4050
西安美信
熱線:400-85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