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件立碑虛焊不良分析與建議 | PCBA開路失效分析
器件立碑虛焊不良分析與建議 | PCBA開路失效分析
立碑一般通常發生在CHIP元件,目前的話主要是0201和01005。立碑的現象產生是由于元件兩端焊盤上的焊膏在回流熔化時,元件兩個焊端的表面張力不平衡,張力較大的一端拉著元件沿其底部旋轉而致。
本文將詳解與器件立碑虛焊不良的相關案例,通過剖面觀察、剝離分析、Profile曲線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立碑原因及機理,并提出改善建議。
背景
某PCBA出現開路失效,表現為貼片電感器件立碑虛焊。PCB的焊盤表面處理工藝為ENIG,器件焊端表面處理工藝為電鍍錫。
委托方提供5pcs NG PCBA(X627-1、X627-2、X627-3、X621、X629)、30pcs器件原物料。
測試分析
1 外觀檢查及缺陷規律性
利用體視顯微鏡對立碑器件進行光學檢查,結果如下:
如圖1-2所示,5pcs NG PCBA均發現0201器件立碑不良,3pcs發生在X627位置,立碑方向一致,另外2pcs分別發生在X621和X629位置。
圖1 NG器件立碑分布區域及立碑方向統計
圖2 立碑器件外觀檢查典型照片
2 剝離分析
為了觀察立碑器件底部是否存在污染等異常,將立碑器件剝離后,對立碑一端剝離界面進行形貌觀察及成分分析,結果如下:
清洗前:如圖3及表1-2所示,剝離界面主要為助焊劑殘留(助焊劑殘留主要含有C、O、Sn元素),未發現異常元素存在,排除界面污染對立碑的影響。
清洗后:如圖4及表3-4所示,剝離界面主要含有C、O、Sn、Ni及少量Cu元素,成分正常。
圖3 NG PCBA(X627-2)立碑焊點剝離后界面(清洗前)SEM圖片
圖4 NG PCBA(X627-2)立碑焊點剝離后界面(清洗后)SEM圖片
3 剖面分析
將立碑焊點切片后,利用SEM+EDS對截面進行觀察分析,結果如圖5及表5-6所示:
器件底部存在大量助焊劑殘留現象,立碑端未發現異常元素存在,進一步排除界面污染對器件立碑的影響。立碑端底部發現完整純錫層,排除鍍錫層厚度不足對器件立碑的影響。
圖5 NG PCBA(X627-3)立碑焊點切片后截面SEM圖片
4 原物料分析
分別對器件焊端進行表面分析和剖面分析,結果如下:
表面分析:如圖6及表7所示,器件焊端表面放大后,形貌未見異常。成分測試結果顯示,表面主要為Sn元素,未發現異常元素存在。
剖面分析:如圖7及表8所示,器件焊端鍍錫層完整,厚度在2.53um~2.83um之間。
以上結果顯示,器件原物料焊端表面未見異常,鍍層厚度滿足要求,基本排除器件焊端上錫不良對立碑的影響。
圖6 原物料焊端表面SEM圖片
圖7 原物料焊端切片后截面SEM圖片
5 尺寸測量分析
對立碑器件切片后截面尺寸進行測量觀察,結果如圖8所示,發現立碑器件起翹端尺寸較正常端,未發現偏小現象,排除器件焊端大小及焊盤大小對立碑的影響。
立碑器件切片截面圖可知,焊端內距明顯大于焊盤內距,焊端內距與焊盤內距匹配性較差。
圖8 立碑器件切片后截面尺寸測量結果
對器件原物料內距及PCB焊盤內距進行測量,結果如圖9所示,器件內距遠大于焊盤內距,二者內距匹配性較差,容易導致立碑異常。
圖9 器件原物料焊端內距及PCB焊盤內距測量圖片
6 可焊性測試
參考標準IPC J-STD-002C 2008元器件引線、端子、焊片、接線柱和導線的可焊性測試對器件原物料焊端進行測試,結果如下:
由圖10所示,器件焊端上錫性雖然滿足標準要求,但是個別曲線T0(過零時間)、T1(潤濕上升時間)及Fmax(最大潤濕力)存在明顯差異,說明器件焊端上錫能力存在差異。
圖10 器件原物料焊端上錫性測試曲線
7 Profile 曲線分析
參考標準IPC/JEDEC J-STD-020E 2014非密封固態表面貼裝元件濕度/回流焊敏感度分級中對無鉛回流溫度要求,如圖11所示,實際回流曲線滿足標準對無鉛回流焊接要求。
圖11 Profile曲線
結論與建議
結論:
器件立碑的原因主要跟以下兩個因素有關:
①器件內距與焊盤內距匹配性差;
②器件焊端上錫能力存在差異。
建議:
1. 鋼網內切,使鋼網內距小于器件內距10um;
2. 將3、4、5、6、7溫區的下溫區各增加15℃,上溫區各降低5℃,并將7溫區拉升至210℃,減小7、8溫區溫差。
***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
- 聯系我們
深圳美信總部
熱線:400-850-4050
蘇州美信
熱線:400-118-1002
北京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東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廣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柳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寧波美信
熱線:400-850-4050
西安美信
熱線:400-85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