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效應:PCBA漏電的真相原來在這里!
CAF效應:PCBA漏電的真相原來在這里!
導電陽極絲(CAF)的發生主要是由于玻纖與樹脂間存在縫隙,在后期的正常使用過程中由于孔間電勢差作用,在濕熱的條件下,銅發生水解反應并沿著玻纖縫隙的通道遷移并沉積所形成。CAF往往發生在相鄰導體之間,如通孔與通孔之間、通孔與表面線路之間、相鄰線路或相鄰層間,見下圖所示。
其中,通孔之間最容易發生CAF失效。CAF的存在顯然會造成相鄰導體之間的絕緣性能下降,甚至出現短路燒毀等重大事故。
接下來,我們將借助實操案例分析,深度解析CAF成因與機理,全面認識CAF效應,并學習有效預防措施,以強化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穩定性。
測試分析
1 失效復現
某PCBA 服役運行三個月以上出現功能異常,初步排查后鎖定在芯片引腳兩相鄰近通孔,孔間阻抗降低。
為了排除外部電路對漏電通孔的影響,將漏電通孔相連電路割線斷開后,對漏電通孔間電阻進行測量。4pcs漏電通孔間電阻值如圖1中所示,正常情況下兩通孔之間為開路狀態,故此4pcs所測通孔之間都存在漏電異常。
圖1. 失效復現4pcs相鄰通孔間電阻測量照片
2 外觀檢查
對漏電通孔表面進行光學檢查,漏電通孔正、反表面銅箔及綠油完好,未見明顯異常現象,如圖2所示。
圖2. NG2漏電通孔正、反表面外觀典型照片
3 無損檢測
對通孔之間及周圍結構進行透視觀察,結果如圖3所示,漏電通孔之間及周圍結構未見明顯異常陰影。
圖3. NG2漏電通孔及周圍結構透視典型觀察照片
4 熱點定位
為了精確鎖定漏電位置,選取漏電電阻較小的2pcs(NG-2#、NG-3#)進行熱點定位,結果如圖4所示。
2pcs漏電通孔之間都發現異常熱點現象,即漏電位置。
圖4. 熱點定位典型照片
5 剖面分析
如圖5所示,NG-2#切片后結果顯示:
①漏電通孔之間發現CAF(導電陽極絲)現象;
②兩通孔存在明顯芯吸現象,芯吸尺寸為38.1μm,滿足標準IPC A-600J-2016 印制板的驗收條件要求;
③孔壁之間距離為238μm,滿足標準IPC-2221B-2012印制板通用設計標準要求。
如圖6所示,NG-3#切片后,漏電通孔之間同樣發現CAF現象。
以上結果可知,通孔之間漏電主要因PCB內層產生CAF現象。CAF的產生主要與PCB板材質量及鉆孔工藝有關。
圖5. NG-2#漏電通孔之間切片后截面SEM形貌及EDS分析結果
圖6. NG-3#漏電通孔之間切片后截面SEM形貌及EDS分析結果
6 分析
CAF生長具備的條件
1.存在電勢差;
2.樹脂和玻纖存在間隙;
3.濕氣;
4.存在金屬離子。
影響CAF生長的因素
①PCB基材:各種材料由于吸水性或疏密性差異導致其耐CAF生長能力不同;
②PCB制程特別是制孔工藝,不良的制孔工藝形成的質量缺陷如玻纖縫隙、嚴重芯吸等均會加劇CAF的形成;
③PCB設計:層間絕緣層厚度、孔間距等多個設計因素決定了離子遷移距離,均對CAF失效具有直接的影響;
④電勢梯度:電勢梯度越高,CAF形成和生長越快;
⑤環境:濕熱環境為電化學腐蝕提供反應媒介。
結論
總結:
PCBA通孔間漏電的原因為孔間發生了CAF現象。CAF的產生主要與PCB板材耐CAF能力較差及PCB鉆孔工藝不良有關。
建議:
1.對PCB來料進行耐CAF試驗評估;
2.定期更換PCB鉆孔刀頭,合理調節鉆孔參數,提高鉆孔質量。
***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
- 聯系我們
深圳美信總部
熱線:400-850-4050
蘇州美信
熱線:400-118-1002
北京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東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廣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柳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寧波美信
熱線:400-850-4050
西安美信
熱線:400-850-4050